特色技术

心血管内二科丨我院心血管内二科成功开展压力微导管指导下冠心病介入治疗

发布时间:2021-08-09 11:49:11   点击:
  •   2021年8月05日,心血管二科(老年病二科)李世光主任团队成功开展了压力微导管指导下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血运重建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既往研究表明,对冠状动脉缺血病变患者行血运重建可以改善临床结局,但对无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血运重建无益甚至有害,因此 根据心肌缺血证据决定血运重建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患者,男,79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年,再发伴上腹部疼痛1周”入院。1年前,患者开始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心慌胸闷,主位于胸前区,持续时间不等,休息后可缓解,未予重视,近1周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程度较前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考虑冠心病收住我院心血管二科。完善冠脉造影检查提示LAD近中段弥漫性狭窄约80%,LCX近端狭窄75%。
      李主任主持病例讨论:患者既往反复出现胸闷症状,今日完善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冠心病诊断明确,但患者病变属于临界病变,需要更精准的测量手段评估是否植入支架,介入团队经过认真讨论后一致认为患者有行压力微导管检查的指征。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心内二科介入团队医师相互配合,顺利为患者实施压力微导管检查。术中,患者配合良好,通过精准的数据测量,检测结果显示ATP(三磷酸腺苷)负荷下FFR(血流储备分数)测量值为0.77,结合患者症状有冠脉支架植入指征,顺利完成前降支病变支架植入,术后再次进行FFR测量,静脉泵入ATP后FFR值为0.94,提示手术成功。
      李主任介绍,冠脉造影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进行生理学评价存在不足。一是冠状动脉造影对准确评估狭窄病变的临床意义存在明显局限性,尤其是中度狭窄病变(30-80%),二是利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血运重建的依据应该是存在心肌缺血,但冠脉造影或无创性检查结果与心肌缺血程度并不完全平行。此外,对于多支病变或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来说,狭窄病变的评估、狭窄部位对于心肌缺血的影响,单纯依靠冠脉造影检查难以获得准确的结果。特别是多支病变的患者,单纯依靠CAG检查进行PCI治疗,可能会使得支架植入数量的增多、手术操作时间的延长、造影剂用量增加、增加手术风险以及支架内血栓及支架内再狭窄风险,医疗花费也将增多。因此对于临界病变、多支病变更加需要准确的判断再考虑支架植入。
      FFR 指在冠状动脉存在狭窄病变情况下,该血管所供心肌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正常情况下能获得的最大血流比值,其正常值为 0.8~1.0,且不受血流动力学或左心室收缩影响。我院心血管二科目前应用的压力微导管FFR测量系统由TruePhysio压力微导管和VivoCardio血流储备分数测量设备两部分组成,TruePhysio压力微导管是国际第一个基于MEMS传感器的快速交换FFR压力微导管,具有读数稳定准确、极细管身、显著漂移率低、快速交换式设计等国际领先的性能特点和优势。此外以医生和病人需求为中心,增强了产品易用性,能够适配医生使用的常规工作导丝,迅速到达病变远端;拓宽了FFR测量的应用场景,能适用在多种复杂病变中进行反复回撤评估及测量;保障了产品测量的准确、稳定性,显著漂移发生率低,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生的手术效率。
      我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压力微导管辅助支架植入的治疗。对于患者来说不仅可以更加精确的认知血管病变,同时可以避免多数非必要支架植入,减轻患者术后药物治疗量、药物的副作用等。同时更多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竞争力,对于提高病人就医选择性以及减轻病人就诊负担等方面均做出了贡献。
      此次心内二科成功开展该例手术,填补了我院该项技术空白,标志着我院介入治疗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正式进入了冠心病精准介入治疗领域,开启了医院冠心病精准介入诊疗新征程,提高了介入治疗策略的科学性、准确性,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更加客观、精准,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支架植入,造福广大患者。目前,心内二科已开展ICD植入、CRT植入、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等,并且CTO病变开通率100%,急诊PCI成功率100%。省二院全体医护人员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提高各项专科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心血管二科)

上一篇:心血管内二科丨 心血管内二科成功开展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下一篇:普外五科(介入血管外科)丨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腔内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综合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技术应用、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