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腔内治疗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形象地说就像把一片面包从中劈开,塞进去一些培根生菜就是夹层了。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动脉,心脏射出的血流首先都进入主动脉,再分流到各个分支动脉。
主动脉夹层是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突发性疾病, 高血压和主动脉中层疾病是发生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因素,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突发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如破裂可出现休克,死亡率也非常高,主要行CTA确诊,治疗上首先降压、镇痛、降心率,手术:A型夹层以开放手术为主,B型以腔内手术为主。
动脉瘤是动脉血管局部出现薄弱后所形成的永久性异常扩张,它是由于动脉硬化、感染、动脉血管壁中层坏死或先天性因素,使动脉血管壁结构失去正常的完整性,在动脉内血压的作用下局部似吹气球般膨胀。
腹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动脉瘤不是真正的肿瘤,但很凶险,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会引发大出血,如不及时救治,患者会因失血性休克死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腹主动脉靠近脊柱,腹主动脉瘤也在人体腹部深处,一般无明显不适,故不易早期发现,一旦破裂,将是致命性的,因而腹主动脉瘤又被称为藏在人体内的隐形杀手。因其破裂常具突然性,故又被称为体内埋藏的不定时炸弹。
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多需血管超声和CTA而确诊,一旦发现多需传统的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转流手术或者腔内支架隔绝手术,目前以后者为主。
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综合介入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下肢,常常表现为下肢水肿,可伴下肢疼痛,严重者张力过高引起肢体血供障碍后可出现股青肿、股白肿的发生。
深静脉血栓高发的人群:高龄人群、肥胖人群、深静脉置管人群、血管损伤人群、久坐或长期卧床的人群、肿瘤治疗人群(激素、化疗或者放疗)、心脏或者呼吸衰竭人群、肾病综合征人群、孕妇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物人群、静脉曲张人群等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严重,急性期下肢的肿胀会引起肢体活动受限,引起患者腿部的胀痛;另外急性期的血栓脱落会随血流进入肺动脉诱发肺栓塞(PE),大面积的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慢性期无法再通血管导致深静脉瓣膜功能障碍或者深静脉完全堵塞诱发静脉高压,患者长期慢性下肢肿胀、下肢溃疡的形成等深静脉血栓后遗症致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
DVT和PE统称静脉血栓栓塞症,根据血栓累及血管位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血栓形成的时间等,可以采取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式,综合治疗措施如下: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基础治疗,通过抗凝能够降低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临床抗凝药物多种多样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抗凝效果。
2、腔静脉滤器的使用:
对于髂股静脉漂浮血栓、拟定行导管溶栓治疗或已经发生肺动脉栓塞患者等是放置腔静脉滤器的绝对指征,滤器可以有效拦截血栓,降低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
3、减轻血栓负荷再通栓塞血管:
1)药物溶栓治疗:临床最常用药物为尿激酶,尿激酶能够通过血栓再通溶解,降低容量负荷,可以通过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和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溶栓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凝血功能变化及警惕出血事件的发生。
2)机械血栓抽吸治疗:是目前能够快速有效降低血栓负荷,再通堵塞血管腔的介入微创治疗手段,往往结合导管溶栓使用,效果确切明显。
三、肿瘤介入技术应用
科室地址:主院区:A楼2层门诊;A楼7层病区
科室电话:门诊:0551-64270537;病区:0551-64270573(医办)
专家电话:丁锦辉:19505651544
专家微信:丁锦辉
科室微信公众号:
电话:0551-64272019(预约挂号) 0551-64286009(急诊) 0551-64272108(体检中心)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北二环砀山路1868号(主院)
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199号(南区) 安徽省合肥市临淮路1号(临淮路院区)
举报:ahs2yjj@163.com 举报电话:0551-64286067 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115号 皖ICP备15005307号-1